它就是“樂器之王”——鋼琴
今天,中國共產黨迎來了第98個生日
歷史的長河記錄了
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發展進程
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一路
披荊斬棘、開拓進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帶領中國人民鑄就的無限輝煌
為了迎接“七一”慶祝建黨九十八周年
煙臺鋼琴博物館特推出鎮館之寶
普萊耶爾
這架1887年的普萊耶爾,低調的外表難掩其輝煌的歷史,舉世矚目的《國際歌》就是在這架鋼琴上問世的!《國際歌》是由歐仁·鮑狄埃在1871年作詞,皮埃爾·狄蓋特于1888年譜曲而成的歌曲。
《國際歌》曾是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會歌。20世紀20年代,蘇聯以《國際歌》為國歌,并在1944年把《國際歌》作為聯共黨黨歌;1920年中國首次出現由瞿秋白譯成的中文版《國際歌》;1923年在莫斯科由蕭三根據俄文轉譯,陳喬年配唱的《國際歌》開始在中國傳唱。
1871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史稱“普法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城下,法國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準備鎮壓人民。同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衛軍發生沖突,導致巴黎工人爆發起義,起義工人很快占領全城,趕走了資產階級政府。不久,人民選舉產生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隨后,資產階級政府對巴黎公社發起了進攻。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戰士同攻入城內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三萬多名公社戰士犧牲,史稱“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敗告終。公社失敗后不久,公社的領導人之一歐仁·鮑狄埃創作了詩歌《國際工人聯盟》。1888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被詩詞所震撼,一夜之間譜寫了激昂的旋律,《國際歌》創作完成。歌曲于當月的賣報工人紀念會上第一次演唱并一舉成名!因此,這架鋼琴就成為法國珍寶,30年代后期此琴為其后人拍賣,今成為煙臺鋼琴博物館震館之寶!
普萊耶爾之所以成為煙臺鋼琴博物館鎮館之寶,還因為它是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肖邦最摯愛的鋼琴品牌。肖邦生于華沙,才華屬于世界,靈魂卻永遠屬于他的祖國波蘭!他一生的名言是:“愛祖國高于一切!”他的每一個音符都是為祖國而寫,每一條旋律都在鞭撻侵略者,舒曼就曾把肖邦的音樂比做花叢中的大炮。他說:“當我靈感涌動的時候,當我思念祖國的時候,當我要用音樂為祖國而戰的時候,當我要把音樂作為花叢中的大炮打向侵略者的時候,我非有一架普萊耶爾不可!”
今天,煙臺鋼琴博物館將不斷的響起《國際歌》《保衛黃河》和肖邦的《革命練習曲》!
1861年,煙臺對外開放為商埠,英、法、美等17個西方國家在煙臺設立了領事或者代理領事,并在煙臺山及其周圍建立了領事館,隨后興建了銀行、郵局、教堂等機構,之后,西方藝術文化隨之進入煙臺人的生活。作為西方藝術中的樂器之王——鋼琴更是扮演了先驅者,在煙臺本土迅速扎根。據不完全統計,僅1861年至1930年這70年間,煙臺就有了一百多架從國外進來的鋼琴,無數煙臺人感受到了鋼琴的華美高雅和音樂魅力,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煙臺形成了屬于自己的鋼琴文化。
一個文明城市的形成,必須有文化的積淀。煙臺鋼琴博物館作為城市的歷史名片,更需要被人們了解、銘記。坐落在煙臺山下的煙臺鋼琴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少見的專門展示古鋼琴文化及名人歷史的鋼琴博物館。這里有來自世界各地名品鋼琴400多架,是世界頂級古鋼琴藏館,藏品幾乎橫跨了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見證不同時代鋼琴的制造水平和發展進化過程。是煙臺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寶貴財富。
館內每一件藏品均蘊含一段讓人沉醉的歷史或百轉悠長的故事,在音符的躍動中,散發著鋼琴音樂的百年魅力。對鋼琴藝術的癡情和對故鄉刻骨銘心的愛,成為煙臺鋼琴博物館創始人人生的兩根主弦,兩者交織因此有了收藏古鋼琴的情結。博物館內400多架古鋼琴是收藏者花費了幾十年的心血、耗費巨資、歷盡千辛萬苦收集而來,其中既有流落于煙臺本土的古鋼琴,又有來自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意大利、奧地利、捷克、美國等國家的歷史名琴。在館內,人們可以通過鑒賞不同時代的古鋼琴,體會不同材質、工藝和結構所帶來的時代烙印,感受其或渾厚低沉,或清澈悅耳的音色。
文化形象總是與城市的發展相輔相成,就像埃菲爾鐵塔之于巴黎、薰衣草之于普羅旺斯、鉆石之于南非,這些文化形象已不僅僅豐富了城市生活,更成為城市形象的代言和名片。同樣,煙臺鋼琴博物館不僅將成為煙臺城市又一張靚麗的名片,也將完美豐滿地向煙臺人乃至全社會展示煙臺人專屬的鋼琴文化。
煙臺鋼琴博物館地址:芝罘區海關街20號
咨詢電話:0535-6222666